你人生中遭遇的第一个不幸的事情是来自哪里?
这件事情,给你的婚姻又带来了多大的影响?
面对这两个问题,我们大多数人会想起这么一个词汇“原生家庭”,因为我们人生的第一段关系就是在这里发生的,而这段关系的好坏,往往在很大一部分情况下决定了我们的一生是否幸福。
就如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所说的:
“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来自家庭,并且,这种磨难是可以遗传的。”
面对这种遗传,我们有多少人在无意识中,接受并且都传递到自己新的家庭中,自己的孩子身上。
1
你不懂“爱”也不敢“爱”
“你爱我吗?”这样的问题,经常出现在伴侣中间,问的人想确认,听的人想逃避,然后就是不断的确认,不断的逃避,就像进入死循环一样。
问的人,为什么问,因为ta害怕,面对这段婚姻没有安全感,只有通过不断的确认,ta才会觉得安心。
逃的人,为什么逃,因为ta不知道如何爱对方,从小ta就没有收获到爱,没有的东西ta又如何给。
要知道,爱是一种储蓄,是后天习得的能力,一个人难以付出自己没有的东西。
而这样的婚姻,往往就是又一段不幸婚姻的开始,所以更多的人选择孤独一人,远离婚姻。
一样的自卑,对自己的不自信,对于他人的认可诚惶诚恐,总感觉这份"幸运”不属于自己。
人生第一部电影,就拿到了“最佳女主角”,面对这样从天而降的幸福,她陷入了“对自己全方面的怀疑”,她把奖杯藏着床下,在接受《人物》杂志采访时,她说:
她认为自己不配,配不上这么好的认可,她感觉她还是那个没人认识,没有专业基础的小演员,那个曾经七个月没工作,穷的没饭吃的小春夏。
对于婚姻她也极不自信,也许是看过太多婚姻中的不幸,在她的原生家庭里,她接触到的女性都是离过婚的,婚姻是不幸的,这是她看到的婚姻生活。
就如她说的那句话:我真的无法从我们家任何女性身上,看到婚姻幸福的影子”
所以,即使向往爱情,渴望进入婚姻,她仍然没有那个勇气去面对婚姻,只能选择把自己埋进工作中,然后用此弥补自己在感情方面的缺失。
2
想要“爱”却总是把“爱”弄丢
也有不少人因为不想再面对自己争吵不断的原生家庭,选择早早就逃离那个家庭,进入一个她认为可以给她安全和爱的新家庭。
离开父母,组建自己的婚姻,希望从新的家庭,那个自己爱的人身上去找寻自己从小就缺乏的爱的能力。
可是又有多少人带着期待进去新的婚姻,立志不重蹈覆辙自己父母的生活,却在不知不自觉中,活成了自己父母的复印版。
金像影后——春夏就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因为她害怕爱,所以不再爱。
也许你不认识她,不知道这是怎样的大人物,但当你看到她面对突如其来的赞美时的不可置信、慌张,不安的神态,你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一直告诉自己,不要那样去争吵,抱怨,这样是错误的,然而从小父母处理亲密关系的方式,深深的印在自己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当自己情绪处于奔溃状态的时候,面对自己的另一半和孩子,自己会无意识的重复父母的处理方式:抱怨、指责、大吼大叫,摔东西等负面行为。
甚至当自己的爱人,因为自己的这些行为,离自己越来越远,不受我们的掌控的时候,我们会转向控制自己的孩子。
向孩子抱怨自己的生活,让孩子承受自己的糟糕情绪,换句话说,就是向孩子索求“爱”,可是明明最需要给孩子爱的是我们,或者说,我们父母给与孩子的爱,一定要多于孩子给与我们的。
当一个孩子从小被满满的爱包围的时候,ta是幸福的,会表达清楚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如果不是,那么这个小孩就可能又重复你自己的人生模式:
这一生一直在寻找爱,因为孩童时期缺乏的情感,爱的渴望甚至可能会让ta牺牲自己,顺从她人,只为得到她人的爱,而这种牺牲自己得来的爱,只是“缺陷的爱”
自己的小孩,可能又会和自己一样,想尽办法寻求她人的认可,她人的爱,这样的一生会很累!
3
请“原谅自己”和“爱自己”
我们希望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希望是充满爱,而不是充满怨念、争吵的地方,家只有方寸之间,当它被怨填满,就没有空间放下爱了。
不要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也不要让自己重走父母的路,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父母的那些糟糕情绪,不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无法替他们消化掉,这需要他们自己解决。
你与爱人的问题,工作上,生活中遇到的不好的事情产生的糟糕情绪,也请不要再让你的孩子来承担,这需要你自己消化掉。
你需要学会和自己和解,就像之前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明玉一样,最终原谅了自己的父母亲,也放过了自己,过好自己的小生活,与自己爱的人一起。
就像苏明玉与男友石天冬的那段对话一样:
明玉:“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力,不和自己和解。”
石天冬:“是呀,可是你一直想着从前的委屈,那些悔恨,那些怨恨,你就是用她的过错,来惩罚你自己。”
当我们一直记着原生家庭对自己的伤害的时候,每想起一次就是再一次伤害自己,也不断在提醒自己,你活该这么做,这是命逃不了,然后继续重复这样的痛苦生活。
但是,这其实是自己的选择。
心理学家认为: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儿童期和青春期,进入成年期的人生轨迹和状态就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态度和选择。
所以,现在的我们已经成年,更多的也步入了自己的婚姻,我们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家庭,可是我们可以选择成为怎样的父母,让自己和孩子都懂得“爱”,也会“爱”。
我们要看清自己和父母的关系,不再让自己原生家庭的伤痛,代代遗传下去,而是从自己开始打破这种恶循环。
本文来自:洛阳心理咨询
Copyright 2022 - 2027 版权所有洛阳汇智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2002887号
洛阳心理咨询位于泉舜购物广场东泉舜186,洛阳心理咨询咨询师拥有二十年以上经验,通过交流向心理咨询者进行述说、询问与商讨,共同讨论解决心理问题(洛阳青少年心理咨询、婚姻家庭)。洛阳青少年心理咨询助力恢复心理平衡、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