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自信的。可是由于有些父母不合理的家庭教育,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自卑心理。
而一个自卑的孩子,很难变得优秀,也不容易在学习和工作上取得突出成绩。

哈佛心理学家肖恩·库珀为了能够找出克服自卑的方法,花费了5年时间,来研究心理学的每个领域。
库珀提醒父母,孩子如果有这6个迹象,说明你的教育造成了孩子的自卑,父母要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1. 孩子做事总是畏畏缩缩
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是粗暴、简单,动不动打骂孩子,就会造成孩子自卑,从而让孩子干什么都是畏畏缩缩的。
《中毒父母》中写道:“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经常遭受父母打击的人,常常容易自卑,并陷入 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中不可自拔,严重时还会患上心理疾病,导致很多极端行为。”
因为孩子对自己缺少自信,害怕自己没有能力做好,不敢轻易去尝试,同时因为自卑,特别害怕别人的眼光,怕被人看不起。
所以,心里有了障碍,做起事、说起话,不像有自信的孩子那样充满了掌控感,而是畏畏缩缩,生怕自己做不好。

2.孩子过于敏感
有的孩子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有时候别人一句无意的话,会让孩子烦恼很久。“是不是自己说错话了,”,“我得罪他了吗?我真没用。”……
其实,孩子这么敏感,根本原因是孩子自卑、不自信,源于“自己没用”、“都是自己的错”的心理。

3. 孩子是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讨好、迎合别人,是因为在心里自卑,觉得自己不配,所以,为了赢得别人的好感,处处讨好别人。
在《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松子从小就没有得到父亲的关注和喜爱,心里一直很自卑,偶尔一次做鬼脸,让父亲对她露出了笑脸。
从此以后,松子就养成了做鬼脸的习惯。松子的这种总是想讨好别人的性格,造就了她悲惨的人生。

洛阳青少年心理咨询(厌学逃学、网瘾手机游戏、考试焦虑、人际关系、青春期叛逆早恋、情绪失控发脾气等)
4.挑剔别人
自卑的孩子,不信任别人,喜欢挑剔别人的不是,这是他们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也是安慰自己拥有优越感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