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岁,是父母培养孩子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时期。
父母对教育的态度,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高度,家长的认知高度,直接决定了孩子的认知,也几乎决定了他人生的下半场,影响了他人生的下半场。
教育不是放任,更不是包办一切,而是如同教练一般,引导孩子自己掌握能力,鼓励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孩子精神和心灵上的领路人。
这个时期的父母,最不能怕麻烦,怕一次,孩子的学习机会就少了一次,需要有充足的耐心去培养孩子。
从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去养成孩子的好习惯,用包容的态度允许孩子试错,让孩子从错误中成长,在叛逆期来临之前给孩子种下规矩的种子。
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每一位有远见的父母都应该明白,独立,才是伴随孩子一生的技艺。
最好的教练从来不是让孩子离不开自己,而是在孩子离开自己之前,让孩子掌握足够的能力,让孩子有充足的底气,去踏上那条孤独的旅程。
第三阶段:
好的教育,都能够尊重孩子
12~18岁,是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阶段,也是孩子开始推翻父母权威,渴望挣脱一切束缚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有强烈的领地意识,迫切的希望能和父母保持距离,以此证明自己已经长大。
父母的管教和过多的建议反而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引发亲子矛盾,就像那句话说的:
"教育孩子需要一种绵力,要顺应孩子的感觉与节奏,错误的教育方向与方式,孩子会把你撞飞。"
这个时候的孩子需要的是像任何一个成年人一样被尊重,被当成“一个人”看,而不是“小孩子”。
所谓尊重孩子,不是说不打骂就是尊重了,而是在父母和孩子的意见发生冲突时,父母能认真地体悟、理解孩子的感觉及需求。
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父母都要尽可能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尊重孩子的选择,哪怕你知道这个选择会让孩子走上一条更曲折的道路。
你要做的不是阻止,而是提醒,是守候,是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