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汇智心理 助力幸福

HUIZHI COUNSELING

常见的厌学心理以及处理方法-洛阳青少年心理咨询
来源: | 作者:汇智心理 | 发布时间: 2022-03-02 | 3217 次浏览 | 分享到:


然而,无尽的学习压力却压得他们抬不起头来,周围的学霸轻轻松松考到班上乃至年级前几,自己累死累活结果仍然一团糟,心累。


这种情况的学生,是典型的“低品质勤奋者”,他们的勤奋是表演出来的,给别人看,也给自己看。


也许是为了老师和家长那句“你真努力”的表扬,也许是为了让自己回顾一天的时候不觉得后悔,成绩不好的时候安慰自己,“不是因为我不努力,只是脑子太笨”。


但这样的孩子也是最容易在短时间内完成向好学生转变的一类学生。


因为他们欠缺的仅仅是一个优秀的学习方法,和一段时间安安心心地将自己之前刻苦学习学到的东西管理归类。


 对策 


告诉孩子:


首先,对自己喊停。在你觉得太忙或者太盲目的时候,不如不时地停下来,会使自己更清醒,少做无用功。


然后,对基础知识做深度思考,跟紧老师的复习计划,把课本基础知识掌握好,把基础的题目弄懂弄透,能把课堂吃透。


事实证明,动脑子把基础知识想清想透,比圂囵吞枣地学很多知识要好的多。


最后,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构架。


可以通过建立错题本的方式,每次考试后,主动进行试卷分析,剖析每道题的失分点,即便是考了满分,也要认真总结经验。


哪个同学得分比自己高、哪个同学错题整理的好,他都要从别人的长处中虚心吸取经验,帮助自己更好地进步。

不是我不想学,而是我学不会

 原因 | 能力的局限 


这一类学生,与之前所谓不会学的学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采取相同的手段,因为“学不会”是“不会学”的结果,“不会学”是“学不会”的原因。


当你在不会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精神疲惫而又亢奋,呈现出一种“回光返照”式的状态。


恭喜你,你已经从“不会学”成功过渡到了“学不会”。


研究表明,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并不是均等化的提升,认知能力高的孩子在这个阶段比认知能力低的孩子表面明显突出。


 对策 


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注意力。


父母的关系,家庭氛围,小时候所处的环境,都会影响孩子的认知能力的提升。


“学不会”的同学在简单休整、改善学习方法之后,很快就能投入到紧张的学习氛围中。


而受认知水平所限“不会学”的同学则需要抽出一点时间,放松一下身心,彻底调整好状态,把心放宽。

不是我不想学,而是我没法学

 原因 | 情绪不稳定 


有的同学对成绩排名以及别人的看法太过看重,导致在每场考试之前都焦虑异常,影响考试时的发挥和后续的学习热情。


情绪对学习的影响非常大,好的情绪包括好奇、愉快、乐观自信等;坏的情绪则包括忧愁、焦虑、抑郁等。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