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汇智心理 助力幸福

HUIZHI COUNSELING

如何在小学养成受益终身的学习习惯-洛阳心理咨询专业机构
来源: | 作者:汇智心理 | 发布时间: 2022-02-16 | 4835 次浏览 | 分享到:

7、学习内容本身。太容易或者太难都不利于专注力,都会影响学习,最佳的状态就是孩子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程度。比如阅读,能够独立阅读的,是100个字里面有94个字,孩子能够准确地读出来。当孩子在学习上有困难的时候,我们的测评第一个就是要测一下孩子在阅读、数学和写作达到了什么程度,那现在的作业要求是不是太难?很多时候这是造成孩子厌学、不良的学习习惯的原因。

洛阳心理测评专业机构(焦虑、抑郁、失眠、人际关系、产后抑郁、情感问题、家庭关系、情绪问题等)

三、最害怕孩子没有求知欲

 

  我们今天要重点讲的,就是学习的态度,也就是求知欲。孩子为什么喜欢学习?我观察了很多喜欢学习的孩子,都是因为学习的过程给她带来了成就感,而且在学习中,与家长和老师的互动中,加强了健康的人际关系。如果这两个心理需要达不到,孩子则会逃避学习。斯坦福心理系教授凯萝·杜艾克博士(Dr. Carol Dweck)研究了35年上进心(motivation),她提出: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教给他们去热爱挑战,感兴趣去找到失误的原因,享受努力的过程,保持强烈的求知欲。而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情绪和态度,又受什么样的理念左右呢?一方面有基因的影响,另一方面来自环境。美国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马丁·塞利格曼博士(Dr. Martin Seligman)的研究表明,孩子对挫折的态度,在8岁左右开始形成。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父母对日常生活事件的因果分析。如果父母对好事的解释,是长久的、概括化和个人化的,比如你交流能力真好,我都被你说服了!等,孩子就慢慢会形成乐观的解释方式。如果父母对失败的解释,是长久的、概括化和个人化的,比如你就是记性差!女孩子数学都不好!等,孩子就慢慢会形成悲观的解释方式。

 

   杜艾克博士做过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她反复把这个实验用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现最后的结论都是一样的:如果孩子在学习中,努力的过程,常常被肯定,常常被鼓励的话,那孩子在面对困难的任务的时候,就更愿意去尝试,愿意去付出更多的努力。我自己的孩子下象棋,这个在象棋上也非常的明显。因为象棋正式的比赛,一场棋赛是六个半小时,如果孩子只是盯着要赢的结果去下的话,这六个半小时就会非常痛苦。可是孩子要是喜欢的是下棋思考过程的话,就会觉得这六个半小时很享受。《心态》(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是杜艾克博士的书,家长可以用来检查一下我们自己是不是有成长的心态——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检测:

1、失败、被批评时是否感觉羞耻或要反击。

2、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时是否嫉妒并失去自己前进的动力;

3、做自己不熟悉的事时是否有恐惧。

这些都可以帮助家长来调整好我们自己成长的心态,帮助孩子拥有成长的心态。

 

四、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学习有持续动力

 

最后一点影响学习的因素是,外表可以看到的行为习惯,特别是时间的管理、责任感、条理性、自控力等,都是对学习有关键作用的软因素。举个例子来说,有的家长问道:孩子小学一年级,办事情比较拖沓,尤其是写作业,特别慢。感觉他心里压力很大,7岁的孩子,他一直在纠结不想写,不愿意写,溜号,望天,手里拿着玩具摆弄……10分钟的作业,要写一个多小时,对学习没有兴趣,该怎么办呢?而且孩子坐不住,总在动来动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心里长草,静不下来。后来我询问家长,发现,有一样事情,孩子的专注力特别高,就是乐高,除了乐高,其他什么事情都坚持不下去。那么,原因就呼之欲出了: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对读写的要求就比较高,听力理解也是传统的教育方式比较强调的一个技能。可是,读写作业,并不能给孩子带来成就感,相反,给他带来的是种挫折感,因为他习惯触觉型、动手型的学习。他在学校里,也许因为写得比较慢,完成不了作业,老师也许有一些不太积极的反馈,那孩子就更有挫折感了。学习本身变成了给他带来挫折感的事情,那他肯定是对学习没有兴趣,总是走神。那对于这个孩子来讲,该怎么办?

 

  首先,看看这个孩子的能力特点是什么。他喜欢动手操作,喜欢乐高,那我们就从他喜欢的事情上来调动他学习的兴趣。比如说,阅读上,我们可不可以去找一些关于乐高的书?说明书也好,其他的书也好,让孩子看到后知道,阅读是自己吸收有用知识的一个途径,可以多看一些这样的课外书。他喜欢动手操作,那么,有没有比较侧重动手能力的教学方式?比如说,我们就告诉他,赶快把作业6点前做完,做完之后,我们好6点半去上乐高课;比如说,数学,能不能用乐高来摆计算题?这些都是结合孩子的长处,来帮助孩子对学习更有兴趣的一个途径。不然的话,一个七岁的孩子,这时候就已经有这样的学习习惯,长此下去,对学习会越来越逃避。

其次,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5个具体的建议:

1、给孩子一些工具。举个例子,记忆方面,学习理论曾经研究过,早上刚起床的半个小时,还有晚上睡觉前的半个小时,人的记忆力会比平时多大概

热门文章及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