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汇智心理 助力幸福

HUIZHI COUNSELING

“考前焦虑”家长比孩子更严重-洛阳心理咨询专业机构
来源: | 作者:汇智心理 | 发布时间: 2022-05-20 | 3062 次浏览 | 分享到:

    最近,空气中总弥漫着

    一种紧张焦虑的气氛—考试季来了

    期末考、“小升初”、中考、高考等各种考试纷至沓来

    每年这个时候

    考试不仅牵动着孩子的心

    家长承受着的压力也不小

洛阳青少年心理咨询(厌学逃学、网瘾手机游戏、考试焦虑、人际关系、青春期叛逆早恋、情绪失控发脾气等)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

    焦虑的反应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学生们的焦虑

    多表现为:

    ●轻度的焦虑表现:    心神不宁,睡眠质量下降,学习效率下降,烦躁易怒等。

    ●重度的焦虑表现:脑子里一片空白,不能正常思考,彻夜失眠,甚至出现幻听、幻觉等现象。

    ●更严重的焦虑表现:就是有些考生一进学校或者班级就开始身体不适,胃疼、肚子疼,尿频尿急等,甚至出现昏厥和休克。

    其实,焦虑就像是“打哈欠”一样

    很容易“传染”给身边的人

    很多学生之所以如此焦虑

    其实是受到家长的影响


家长需要反思

是不是自己造成了孩子的焦虑

    曾有位家长吐露过自己在孩子考前就非常焦虑:

    考试前夕,孩子总是复习到很晚。有时候孩子说要先睡一会儿,让我凌晨两点钟叫他起来看书,我就从晚上一直坐到凌晨两点,根本不敢睡。即使是定了闹钟,我也不敢睡,担心闹钟不响,睡过了头耽误孩子看书。等孩子起来看书了,我又开始担心他晚上学习会不会饿,明天早上能不能起来……

    这就是家长考前焦虑的一种很典型的表现。对孩子格外殷勤和小心,说话不敢大声,总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孩子学习考试。有的家长甚至恨不得代替孩子去考试。

                          家长焦虑的几种典型表现

    很多家长看到这里,可能会说,还好我没有这种焦虑的症状。其实不同的家长焦虑的表现是不一样的。除了上面这种“温柔型”的家长,下面这些情况也是家长焦虑的表现。

    第一种是冲突型。容易找孩子的茬,比如孩子一回家想先休息一下,家长忍不住就发问,“怎么还不看书?”

    第二种是唠叨型。有些家长,孩子一到家就唠叨,不管孩子有没有听进去:“作业写完了吗?”“上课要注意听讲!”“你就是不刻苦,老惦记着玩!”

    第三种是回忆型。这些家长喜欢忆苦思甜:“我们当年比你们这条件差得多了,你们现在的条件这么好,还不努力……”

    第四种是恐吓型。“考不好你过年就不要出去玩了!”“考不好就不要回来了……”

    如果家长反复出现上述这些表现,就一定要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过于焦虑了。

家长应该如何缓解自己的考前焦虑

     内心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

    有的家长情绪随孩子成绩起伏。孩子成绩好,家长也精神抖擞,孩子成绩一掉,家长的心情就跌到谷底,还会时不时摆脸色给孩子看。

    家长的焦虑一方面是源于对孩子未来的担忧;另一方面是因为如果孩子考得不好,自己的面子挂不住。

    因此家长要在内心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如果你希望孩子考第一,结果孩子考了第三,你就会觉得很失望。但是如果你只是要求孩子考到前三名,那么孩子已经达成你的目标,自然皆大欢喜。而实际上无论是第一名还是第三名,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无疑都是优秀的。

    需要注意的是,降低期望值是家长的内心活动,不要告诉孩子。比如,有的家长可能会对孩子说,“我知道你压力大,这次考不了前三名,考前十名也行。”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对孩子的变相打击,是家长对孩子这段时间的学习表现不认可的另一种说法。成绩还没有出来之前,家长千万不要提前给孩子的学习表现下定论。

    看看自己

    想想自己当年学习的时候,有没有这么努力过,是不是也会偶尔偷偷懒。如果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强求孩子。

    网上曾经流传过一句话:我没要求你年薪百万,你凭什么要求我考第一?”

    虽然这种观点不一定对,但是作为家长,反过来想想,还是能自我宽慰一下。

    即使家长们拿不到年薪百万,但也一定为自己现在所拥有的生活努力奋斗着;同样,即使孩子没有考到第一,但是只要孩子努力学习,就是好事,对于结果不要太苛责。

热门文章及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