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葱岁月,菁菁校园;同窗情深,友谊绵绵。但有这么一小部分孩子因不成熟、不守规矩而欺凌同学,给被欺凌者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如何保护“少年的你”!
一、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学生之间,在年龄、身体或者人数上占优势的一方蓄意或者恶意对另一方实施下述行为,或者以其他方式欺压、侮辱另一方,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害或者精神损失的,可以认定为构成欺凌。
1)肢体欺凌:通过肢体动作去恐吓、伤害他人,如暴力推搡、拳打脚踢、抢夺或勒索财物等。
2)言语欺凌:通过骚扰、辱骂性语言对他人进行伤害,如当面或背后羞辱、讥讽、嘲笑、诅咒、起外号等。
3)社交欺凌:故意离间破坏同学之间的关系,如散播谣言、暴露他人隐私、损毁他人形象、孤立排挤他人等。
洛阳青少年心理咨询(厌学逃学、网瘾手机游戏、考试焦虑、人际关系、青春期叛逆早恋、情绪失控发脾气等)
二、校园欺凌的高发阶段
校园欺凌的高发阶段
1) 课间休息时间
2) 午休时间
3) 没有老师看管的活动时间
4)上下学途中
校园欺凌高发区域
1)教室
2)楼道
3)学校厕所
4)学校操场
5)学生宿舍
6)校门及周边

三、遭遇校园欺凌应该怎么做?
1)保持镇定。
2)求救,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可以试着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击退对方,或者通过有策略的谈话和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但是不要去激怒对方。
4)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5)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都要告诉家长,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四、当孩子遭遇欺凌,家长应该怎么做
1)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有些家长平时要求孩子一味顺从,打压孩子的自尊,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在学校成为被欺负的对象,如果事态超出孩子的应对能力,家长应采取行动,与学校和老师进行沟通。
2)鼓励孩子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孤僻、不合群、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孩子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和同伴建立善意、支持性的人际关系能力,这对校园欺凌的影响能产生缓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