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还保留着一些农耕社会的传统,
大家意识和潜意识都认为,年纪大的人有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所以“老人”享有某些“特权”,是心理上的某种预设“权力”,使他们对年轻人有某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其实是对年纪大的人的恶性催眠。同时也是对年轻人的攻击,使年轻人总是为自己的“幼稚”感到羞愧。最后结果是:大家都不在自己本来的位置上。年轻人向往“变老”,年纪大的向往更老,把对年轻人的嫉妒变成了对年轻人的攻击。所以常常见到的情形是,某人犯了一个错误之后,一个也许仅仅大他几岁的人可能叹气说:此人还是太年轻了。对他人和自己不造成太大损失的“幼稚”是活力的表现,比“世故通达”更接近人的天然本质。成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没有内心的和跟外界的冲突,而是控制住那些冲突,以及能够用自己的成熟部分,捍卫自己的“幼稚”部分继续“幼稚”。似乎上一代对下一代有着本能的敌意,看看下面对下一代的称呼:垮掉的一代、颓废的一代、不负责任的一代,等等;显得把世界交给下一代很不放心;其实是自己这一代不想离去,就预设还被需要。“少年老成”的成熟可能不是成熟,而是生命力的压制。
5)传统与现代
每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都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比如疫苗、抗生素的出现,避免了大规模的病死事件发生;生活条件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等等。但是仍然有人认为一切都是过去的好
这是人格层面发育停滞向历史轴投射的结果,他们内心的“反进步”或“没进步”部分对应着历史上的落后阶段。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有知识的、美学的、情感的价值,而没有多少指导我们生活的价值。每一代人都有权决定自己应该怎么活着。当然,一个成年人也有权决定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方式。但是,隔离孩子和现代文明的关系,就几近反文明、反进步了。 最高级别的对传统的尊敬,是比祖先更智慧、更文明和活得更自由幸福。
6)疾病与健康
精神分析的一个著名悖论是:一个人花钱花时间来找你做分析,但却千方百计不让你把Ta分析好。要健康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健康本身;或者说有无数个,因为有健康就可能有一切。要疾病的理由只有五个:
1、疾病带来的痛苦,可以缓解你的内疚感。这种内疚感有点像一个人的“原罪”,不妨称之为“原内疚”,它是在早年关系中形成的。
2、疾病本身是你满足本能欲望的一种象征性形式。你当然不会允许分析师“坏你的好事”,也不会让自己“坏自己的好事”。一位强迫症者说:每天睡觉前都要把从早到晚发生的所有事情的细节“捋一捋”,就舒服了,可以安心睡觉了。
3、当你压抑自己的愿望时,瞬间可以获得内心的平衡和宁静,你随之对压抑上瘾。这个压抑是会泛化的,可能演变成对自己各种能力的压抑。然后你赋予这种宁静以某种神圣或者超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