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汇智心理 助力幸福

HUIZHI COUNSELING

老师、班主任、家长如何更好地做好危机干预后心理防护
来源: | 作者:汇智心理 | 发布时间: 2022-02-11 | 5265 次浏览 | 分享到:

老师、班主任、家长以及大众,如何更好地做好危机干预后心理防护呢?

危机事件后的心理防护指南

图源网络,侵删

近日,新华社公布了成都 49 中学生坠亡事件的调查结果。
  「警方曾调取小林生前的聊天记录,其中表露出自我否定、多虑情绪,在与同学的聊天中谈及:『天天想着四十九中楼,一跃解千愁』」。官方通告中也提及:「 成都 49 中学在学生心理关爱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
   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类似此事件的自杀、自残悲剧时有出现。危机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家长、那些身处危机中的孩子、老师又在承受怎样的一切? 老师、班主任、家长以及大众,如何更好地做好危机干预后心理防护呢?

一、危机事件应对——教师版

01

危机后教师的自我关照

危机事件发生后,学生是重点关注的群体,教师却是容易被忽略的群体,当学生发生危机时,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一些教师心理上会受到冲击,同样会产生危机后的一系列反应。如果老师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关心与帮助,还要承担学生危机干预的协调与管理工作,就容易使心理处于更加消极的状态,体验着无助感与不安全感,不仅不能够做好学生的干预工作,甚至连正常的教学工作也不能保证。因此,学校教师的支持和帮助是学生应对危机事件必要且重要的一环,教师只有在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以后才能更有效的帮助到学生。

 

教师的自我关照,如果你出现以下反应:

对事件的发生感到震惊、慌乱、手足无措、麻木、困惑;

对事件的发生感到忧郁、难过,有愧疚感;

过度担心受害学生的境况;

怀疑和否定自己所做的一切;

心力交瘁、筋疲力尽,感到对生活无力,情绪暴躁易怒;

休息与睡眠不足,身心极度疲劳;

感到自己被忽略,只有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他人的关照;

想要获得帮助,却对接受帮助觉得尴尬、难堪。

 

你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接受自己的感觉并将这些感觉与经验说给其它人听。

多留意自己的身心状况,适时让自己休息。

多给自己鼓励、打气、加油,尽量避免批评自己的救援行动。

接受他人诚心提供的帮助与支持。

肯定自己有内疚感、悲伤、忧郁等心理反应都是正常的。

可以与其它教师讨论,相互支持、鼓励。

对学生出现的异常行为多些包容。面对危机 不必恐慌

02

危机后教师对学生的关照

作为教师来说,当我们的学生经历了突发事件后,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学生应对,减少危机事件对学生的影响呢?首先,老师们要明确的是突发危机事件发生后,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进行干预,我们要看到孩子们内在都有恢复和疗愈自我的力量。因此,老师们首先要确定学生在突发事件中的角色,对经历突发事件的孩子进行分层处理。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