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最好的沟通方式是共情而不是讲道理

家庭正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人民日报》曾发文指出:教育好孩子,是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总会忍不住对子女小辈进行说教。可父母长辈总是只想讲自己的大道理,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你的道理孩子真的听懂、听进去了吗?养儿育女之路,也是父母自我完善的修行之路。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一代名儒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这本书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总结了一位好父亲教育子女后辈的精辟经验,当中有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至今仍可适用。综合《颜氏家训》的内容,等到十年后,最优秀的孩子一般都出自这3种家庭。
1.最好的沟通方式,是共情《颜氏家训》: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意思是,父母在子女面前既有威严而又能关怀爱抚他们,不过分溺爱,也多训斥,子女就会对父母敬畏、谨慎而孝顺。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家里来客人了,孩子害羞不敢打招呼,家长催促道:“快和叔叔阿姨问好,好孩子要有礼貌。”孩子晚上闹着不肯睡觉,家长半是威胁半是劝诫:“早睡早起身体好,小孩子晚睡要长不高的。”饭桌上孩子吃几口就不吃了,家长拉着孩子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别浪费粮食。”
父母脱口而出的大道理,真的能收到预料之中的效果吗?
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到,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多少父母无意之中已经把这三个“不应该”做了个遍。
从成年人的角度来看,这些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在孩子眼中,他们不会在乎父母举动背后的深意,因为他们的认知水平与成人还有很大的差异。
所以孩子只会记得“妈妈不让我吃我爱吃的冰淇淋”“我明明不认识那些叔叔阿姨,爸爸硬要我打招呼”“我肚子一点都不饿,爸妈却逼着我吃饭”。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沟通方式,是共情。当成年人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有些难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洛阳心理咨询专业机构(青春期叛逆、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夫妻情感、婚姻问题、婆媳关系、产后抑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