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命的是,父亲的实话,相当于坐实了“你就是不如你哥你姐,就是没出息”,为他这辈子不可能是一个完整、完美而给父母带来荣耀的“缺陷小孩”盖了章,父亲把他看“死”了。
当一个男孩在心理上认为自己被父亲盖棺定论边缘化了,男性身份认同的部分很难发展,他可能要终生饱受权威之苦。
自我的身份认同对每一个个体都是至关重要的。当这个部分在越是亲近的关系中被否定,关系的崩解就越彻底。
秉昆的姐姐周蓉,因凡事以自己为中心的个性,遭到一众网友的嫌弃。她不顾父母的感受,跑去深山追求爱情,又把很小的女儿玥玥送到秉昆家寄养。
玥玥长到14岁,当周蓉想接回的时候却被拒绝,理由是:“跟你住,我可以把你当室友,但跟我爸,一个男的,在一起都不知道说什么。”
丈夫冯化成忍周蓉已经很久了。他放下文化人的清高,到处送礼求情想弄到住房,一心要把玥玥接回身边。
当他听到女儿称呼他为“一个男的”,父亲的身份被抹杀了,他比任何时候都绝望。
这一切,都因周蓉的自私而起,所以夫妻两个大吵一架,互相攻击也直指要害。冯化成指责周蓉没有母亲的本能,周蓉蔑视冯化成送礼的行为庸俗龌龊。
双方极尽所能诋毁对方,心理上都受到重创。
对于冯化成,父亲的身份、事业的价值认同、男性供养家庭的功能,全面被击溃;所以,他最后出轨崇拜他才华的女青年,并主动提出离婚,这剧情简直太合理了。
洛阳婚姻情感类心理咨询-洛阳未成年人心理咨询-洛阳初高中学生心理咨询

一辈子都在做一件事:让爹妈满意
像秉昆一样,让爹妈承认和满意自己,又戳到了很多人的痛处。
我记得小时候,姥姥经常念叨一句话:儿女就是爹妈的十个手指头,伸出来不可能一边儿齐,无论咬哪个,都疼。
在意识层面上,好像父母在说,他们对每个儿女都爱,没有分别心。但实际情况是,儿女能够清晰地感觉到父母是如何偏心的,而父母往往不肯承认。
接下来我们要思考一下:怎么叫做“让父母满意了”?用心理学的语言翻译一下就是,满足了父母的自恋。
周家的三个儿女合体起来就是让父亲满意了。大儿子秉义负责阶层和门面,女儿周蓉教授代表文化巅峰,小儿子秉昆体恤生活琐碎。
谁家养出这样三个孩子,风光横扫所有百姓家庭。
这样的满意,确切说是满足了父母作为主体的全能自恋,要多爽有多爽,孩子们只是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