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答案凝缩成两个心理疾病的发病模型:匮乏模型和冲突模型。

心理疾病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答案凝缩成两个心理疾病的发病模型:匮乏模型和冲突模型。
匮乏模型
匮乏模型的大约表达是:万病源于早年缺少养育者的共情性回应。比如产后抑郁的母亲,就可能缺乏对婴儿的足够的回应,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而缺乏母亲回应的婴儿,自恋会受损,各种能力会因为缺乏镜像和赞美而萎缩,成年之后的表现就是无法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也不能正常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事件。这一类人,需要的是支持性心理治疗。
冲突模型
冲突模型的大约表达是:万病源于内心冲突。内心冲突是外在冲突内化的结果。比如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这个冲突会变成孩子的“内心打架”。这一类人,需要的是精神分析治疗。简单地说:
能力因为被压抑显得有点弱的人,是匮乏型的;能力比较强但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的,是冲突型的。临床上绝大多数人,是匮乏加冲突的混合型的。
八种常见的冲突
按照心理发展阶段分类——
1)依赖和成长
0到1岁,口腔期冲突,冲突的双方分别是依赖和成长。在成人身上的表现为:过度依赖他人,以及一些成长停滞的“证据”。像进食障碍、口腔对刺激物的依赖(烟、酒精等)、用语言对他人施虐等等。
2)控制和被控制
1-4岁,排泄控制期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是控制和被控制。在成人身上的表现是:各种强迫症、过度吝啬、不知变通、收藏癖、对权力成瘾等等。
3)俄狄浦斯冲突
4-6岁,俄狄浦斯冲突,冲突的双方分别是爱与恨、快乐与痛苦、成功与失败。成人身上的表现是:爱也迟疑、恨也迟疑;不知道自己要快乐还是痛苦,回避所有快乐的事情;不敢成功,甚至言行都在实现一个目的:“防成功于未然”。
4)幼稚与成熟
洛阳心理测评专业机构(焦虑、抑郁、失眠、人际关系、产后抑郁、情感问题、家庭关系、情绪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