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汇智心理 助力幸福

HUIZHI COUNSELING

沉迷游戏、厌学、叛逆,根源竟是……洛阳心理测评专业机构
来源: | 作者:汇智心理 | 发布时间: 2022-11-15 | 4364 次浏览 | 分享到:

    经过分别和孩子、父母的沟通,亲子之间达成一致:

    孩子答应回到学校,而父母允许孩子每天玩半小时游戏,并接受未来孩子可能考一般大学、专科,甚至考不上大学只要身心健康就好。

    其实孩子在沉迷游戏之前,曾向父母表达过多次,自己考重点大学压力大。

    但父母熟视无睹,只是认为孩子只是想偷懒,必须得施压才能激发潜力。

    父母们常常非要花一笔咨询费,让咨询师向他们转达孩子的想法和要求,告诉他们:

    “你们这样下去,孩子可能真就废了。相比于成绩,身心健康的孩子难道不是更重要的吗?

    你们难道他们非要把他逼得走投无路,没法做个正常人?......”

    这才开始上心,才肯重视并放下自己一厢情愿的强烈期望,真正去接纳孩子可能做不到的事情。

    正如这个孩子所说:“我很爱父母,只是希望他们以我想要的方式爱我。    而不是我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就是一个废物。”

    孩子只是想父母无条件地爱自己,能自主地做自己。

    洛阳心理咨询专业机构(青春期叛逆、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夫妻情感、婚姻问题、婆媳关系、产后抑郁等)

    第二步,改变和孩子的沟通方式。

    你有没有经常这样的抱怨?“我天天跟孩子说,要好好学习,不然将来找不到工作。

    ”“我整天跟孩子在一起,陪他做作业,给他讲题,这不是交流吗?”“我家孩子总是不听话,我每天都要骂他,他才会坐在书桌前学习。

    ”这些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可谓费尽了心力,可效果却是,无论他们说多少,孩子就是一点儿也听不进去。

    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这些话,触动不了孩子,这种沟通,完全无效。想要沟通有效,先要与孩子产生共鸣,说他们想听的,再把我们想表达的内容,融入对话中。

    与一个快要成年的孩子沟通,切忌高高在上地命令,也不要喋喋不休地啰嗦。

    最好是点到为止,为彼此留有余地。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学会倾听。

    在和男孩对话的过程中,他还诉说了这么一个委屈地情节:妹妹经常到爸爸那里告状,每次爸爸都直接来教训我……而妈妈却总是不听男孩说什么,就批评男孩:你是老大,要学会包容和担当……他们从来看不见男孩心里的委屈和对爱的渴望。教育家成尚荣曾说:“倾听,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是教育的艺术和智慧。”学会倾听孩子,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和孩子沟通的重要一环。

    第三步,看到闪光点找到未来方向。

    不是成绩好的孩子就没有其他问题了,成绩不好的孩子也有很多优点值得发掘和肯定,家长应该客观立体地看待。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上帝为每个孩子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找到自己的优势,每个孩子都可以过好自己这一生。

    只是因为父母眼里只有“分数”这一个标准,所以孩子被分成了“三六九等”,成为不如“别人家孩子”的孩子,最终真的过得“不如别人”。

    理解孩子的世界,用多元的眼光去寻找孩子的亮点,引导孩子走上一条阳光的人生路。

    引导孩子最好的切入点就是他的“兴趣爱好”。

    当我们聊起游戏,这个孩子就有了精神。

    “听起来你打游戏技术很好呀,你是怎么打赢的?”

    “我们在线上有团队。我会带领和分工,我们团队协作,会连麦交流,总结经验。”

    ......

    “除了打游戏,你还有什么爱好吗?”

    “以前我喜欢跑步,曾经跑过半马,有很多跑友。”

    ......

    “可以看出,你有自己的优势,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有没有想过以后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未来怎样的状态你最想要的?”

    “我希望未来能成为一个IT精英,能带领一个团队工作。”

    当父母能放下自己的期望,孩子也看到自己的方向,他就没有了那么大的负担,而是燃起了动力。

    第四步,清晰远景探索可行的道路。

    孩子有了动力,就可以讨论可行的前进方案了。

    我和孩子讨论了20年后他希望自己成为的样子,描述了他想象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热门文章及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