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与成绩绑定,谈不上心理健康,人格健全,遑论理想,追求,抱负与人生规划。
分数,成绩,学业只是人生很小的一部分,它们也往往是孩子心理状态的体现(但成绩好并不代表心理健康),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学业,学习状态是果,心理状态是根,已经烂果,拼命地抛光打蜡是无济于事的,只有从根上着力,也只能从根上着力;但是从根上着力,体现到果上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想想孩子成为今天这样经历了多长时间,大概就能对“重新再长一遍”需要的时间能有些许心理准备了,打个不那么贴切的比喻吧,以前更像是在一张白纸上写字作画,而现在要重新落笔还得把从前的笔画都擦掉再重新写,还多了一道工序,其实是很不容易的,父母配合还好,如果父母配合不好,这边擦,那边继续写,来回拉锯,花的时间精力就更多了。
如果急于求成,不仅不现实,往往会让自己和孩子都更受挫。
因为往往是孩子到了非常危急的关头了才想起来做咨询,父母也非常着急和焦虑,会觉得到了这个时候你还跟我说要慢慢来,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真是急病遇到了慢郎中,恨不得立竿见影,其实这还真不是“急病”,如同日积月累被发现的慢性病,从量变到质变,“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是无法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如果真正了解了心理问题形成的过程,才会对心理咨询有一个比较现实的心理准备。
洛阳心理咨询专业机构(青春期叛逆、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夫妻情感、婚姻问题、婆媳关系、产后抑郁等)

05
心理咨询中保密原则与未成年人咨询的特殊性
这是一个未成年人和监护人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关注的程度根据年龄的不同重视的内容和程度有所不同;
未成年人可能会担心自己跟咨询师讲述的内容会不会被泄露给监护人,而监护人/则担心自己被隔离于咨询之外,对孩子的情况一无所知,这也是与成年人的个体咨询差异之一。
咨询遵守保密原则(包涵保密例外)是心理咨询的工作基础。
未成年人有其特殊之处,他们从法律上来说不是独立民事责任人;从心理生理上来说都还处于发展阶段;
大部分时间和家人生活在一起;通常情况下他们无法自己付费;相较成年人的个体咨询的咨访二元关系(背后有隐性的多元动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