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咨询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事实上更复杂的三角关系:咨询师,来访者和监护人,如果不遵守保密协定,来访者没有安全感,不会吐露自己的肺腑之言,咨询工作就无法开展,完全把家长隔绝在外又不利于工作同盟的形成。
在接待未成年人的咨询个案时,我一般会在首次做一个家庭会谈,保密问题是来访者和监护人知情同意中重要的部分,就各方关心和有疑虑的问题作出解释与澄清,在咨询过程中,与未成年人工作中的具体咨询内容原则上会予以保密,但会根据情况定期或不期就监护人在需要支持的方向上做一些沟通。
如果监护人/父母能参与配合,对咨询工作会是一个有力的支持,当然,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况;
现实当中的未成年人的咨询,监护人/父母参与的程度受知识水平,经济条件,个人成长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在我经历过的工作现状中监护人能坚持付费让孩子咨询已经是非常好的了,这也是一种重要的参与和支持的方式。
和未成年人的咨询工作与家庭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咨询师并不是那个选择站队的人,咨询师,监护人/父母,孩子共同构建了一个工作同盟,一起共同来面对孩子遇到的困境,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是合作,同盟关系而非对抗关系。
咨询师工作的原则之一是:以来访者的利益福祉为首。
在和未成年人工作时,咨询师需要以此为前提综合考量,如何工作才是最有利于来访者成长的,这也决定了咨询师在工作中必须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在内。
06
孩子愿意做咨询,监护人/父母就可以袖手旁观了吗?
孩子愿意做咨询,又联系好了咨询师,有的监护人/父母觉得这下好了,有人兜底了,就像一辆车坏了,送去修理厂修修就行,全看师傅手艺。
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因为人不是车,就算是车,如果因为使用不当导致出现故障,修好了后不改进使用方法,还是会受影响。
孩子出现状况其实体现的是一个家庭的系统问题,当监护人/父母意识到这部分原因后可能会压力陡增,大概能理解孩子症状是长期潜伏的结果,能理解心理咨询过程的长期性的艰难性了。

07
监护人/父母如何配合孩子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