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与人之间的暴力冲突很可怕,如果有一方被伤害了,他的爸爸妈妈会很伤心;
2.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如果用沟通来解决,就会愉快得很多;
3.如果爸爸妈妈看到你跟别的人用暴力解决争端,爸爸妈妈会非常伤心难过的;
4.那个打人的坏蛋,他会受到惩罚,并且很久很久都看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
面对危机 不必恐慌
06
危机后家长的自我关照
危机事件发生后,孩子是重点关注的群体,家长如同教师一样也是容易被忽略的群体。而此时,你的一举一动,孩子都能感受到;而你在这个时候是孩子唯一的精神安全来源!危机发生后的家长自我帮助,也可以参照教师篇中的部分内容。
其实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先给自己戴上“氧气罩”,再给孩子戴。遇到这样急性的重大事件,即使作为成人,我们也多少会有一些情绪反应,仓皇、焦虑、担忧、愤怒、不解……如果我们没有关注到自己的情绪,在与孩子相处时,TA也会无形中感受到我们的不安,也就无从谈起给孩子一个稳定的安全港。所以,我们需要先关注到自己的情绪,给自己一些空间,让自己从急性的情绪反应中缓和下来,这才是做好了支持孩子的初步准备。
其次,与孩子一起继续保持规律的作息和生活习惯,能让孩子在环境层面感受到稳定,这也是对孩子来说重要的保护因子,虽然看似不起眼,却也发挥着重要的锚定作用。
记住:无论是大人或孩子在一周的时间内有各种情绪的出现,都是合理的范围。
让孩子的心理保持健康,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危机事件往往难以避免,当处于成长中的孩子遭遇某种危机事件的时候,父母的爱心、耐心,以及恰当而坚定的支持和引导,将帮助孩子化解这些危机,并使这些危机事件成为孩子进一步成长的资源和动力。既然我们不能让孩子永远远离成人社会的是非,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意外发生之后,尽力将伤害降到最低,也许这也是一次陪伴孩子成长的机会。
三、危机事件应对——大众版
每一个群体与个人都有遭受危机打击的可能,当发生了无法预知或控制的不寻常或意外事件,个体所感受到的震惊、情绪激动、情绪变化剧烈等,都是对那些不寻常情况的正常反应。
通常情况下,没有什么具体的预测指针可以预知谁会有多么激烈的反应,也没法推测谁会应对得相当好,而谁的心理又会有受到更严重的损伤。对于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身体、心理还不成熟,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也不足,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他们受到危机的伤害会比成年人更大。
突发事件发生后可能会产生的危机反应:
生理方面:精疲力尽、头痛、恶心、肌肉痛、头晕目眩、不断颤粟、昏昏沉沉、心跳加速等。